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2小题,共8分)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结合词的内容,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春生”?总体来看,这些意象描写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 ___ 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鉴赏其抒情的技巧。
答: 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请说说本诗第一句中 “弄”字的表达效果。
本诗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描摹出春山的美景,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浣 溪 沙
吴文英(宋)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惜春
韩偓(唐)
愿言未偶非高卧,多病无憀选胜游。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
注:①韩偓经历了安史之乱,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②憀:寄托,依赖。
有人说《浣溪沙》中的“东风临夜冷于秋”与《惜春》中的“节过清明却似秋”看似无理却又在情理之中,对此,请结合两位作者在诗词中表现的不同情感,谈谈你的理解。
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结合“落絮无声春堕泪”一句谈谈作者是如何“寄言”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 歙 浦①
[宋]方 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注】① 歙(shè)浦:地方名。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雁落客愁边”是公认的名句,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简要赏析。

阅读下列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 陵 驿
(南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元军俘获,在押解大都的途中经过金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②元:通“原”。
提问:具体分析这首诗作者通过那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