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调查显示,2009年秋冬至今,连续3年发生在云南的特大干旱已造成云南省243万人、158万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部分城镇供水紧张,部分企业、厂矿已经处于停产停工状态,全省因旱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亿元左右。
材料二:国务院高度重视旱情,调动各方力量千方百计维护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财政近日又紧急拨付抗旱救灾资金5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云南省抗旱救灾的支持力度。
材料三:参与两会的有关专家指出这次云南大旱除了极端气候造成降雨减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水量大增、城镇居民生活改善用水量大增等原因外,还由于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库少,不仅对天然径流拦蓄少,而且水资源调控能力太薄弱,造成工程性缺水。此外,由于人们往往重洪涝轻干旱,对干旱的防御意识不强,贻误了时机。饮水困难导致民众争抢水源,加剧水资源配置难度的同时也诱发了新的安全隐患。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云南旱情的理论依据。
(2)请你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为解决云南旱情提出合理措施。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政府着眼全局统筹,更加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加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政府做法的原因。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上,国内消费市场不给力,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收入制约,储蓄存款虽有10万亿之多,但人均仍不足8000元,而且分布不均,高收入人群有消费能力但相对消费意愿低,而低收入人群虽有较强消费意愿但相对消费能力不足;由于预期不乐观,存在的下岗分流等收入减少可能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而未来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增加可能的双重压力,从而形成内在消费紧缩机制;消费环境制约,既有基础设施不足的硬环境制约,这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也有消费者权利得不到保障的软环境制约;从市场自身发展来看,进入了相对平稳发展的调整期,尚无大的消费热点以形成新一轮消费升级。据此,有人认为,当前拉动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消费市场之外。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和材料,分析我国应如何“在消费市场之外”促进消费需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

注: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25%,英国达到11%,而中国只占到2.8%。
材料二 2012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 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I4分)

“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贡献。国内某权威杂志2011年第1期封面是“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从“卖苦力”到“拼智力”,从忍耐坚持到追求平等,从单向涌入城市到回乡创业﹍﹍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过去五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在世界第100位左右。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但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基尼系数已达0.47,超过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