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现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指的是
A.铁元素 | B.铁单质 | C.四氧化三铁 | D.硫酸铁 |
室温时,1 L 0.15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2.24 L CO2(标准状况),然后温度恢复到室温。下列有关反应后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pH<7 |
B.溶质为NaHCO3 |
C.2c(Na+)=3[c(H2CO3)+c(HCO3—)+c(CO32—)] |
D.c(Na+)>c(CO32—)>c(HCO3—)>c(OH-)>c(H+) |
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B.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7,则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2c(R2-)+c(HR-)=c(Na+)
C.将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2c(OH-)=2c(H+)+c(HA)-c(A-)
D.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1,若a>7,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常温下,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 c(OH-) |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 |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
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
向一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aX(g)+2Y(s)bZ(g) Δ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X表示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 mol·L-1·min-1 |
B.根据上图可求得化学方程式中a∶b=1∶3 |
C.推测在第7 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 |
D.推测在第13 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