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Ⅰ.请选出下列各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污水处理方法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过滤法            B.氧化还原法      C.中和法           D.化学沉淀法
(2)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A.硬水的软化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造NaOH
C.电渗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属Mg
(3)根据课本的介绍,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氨水或氨气的是       
A.硫酸的工业制法        B.石油的催化裂化  
C.硝酸的工业制法        D.侯氏制碱法
Ⅱ.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含有较多         离子的水称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产生碳酸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2)将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串接来软化天然硬水,应先使硬水通过      (填“RH”或“ROH”)型离子交换树脂,原因是      
(3)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从而获得纯净水的方法称为        。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         
(4)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晶格能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在相同的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B都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C;D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A、B、C、E四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则这五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器中加入2 mol A、0.6 mo1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Ⅰ)所示,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Ⅱ)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四个阶段改变的条件均不相同,每个阶段只改变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中的一个条件,其中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
(2)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1~t2
t2~t3
t3~t4
t4~t5
t5~t6
K1
K2
K3
K4
K5

则K1=(保留两位小数),
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用“>”、“<”或“=”连接).
(3) 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 A、b mol B和c mol C,要达到t1时刻同样的平衡,a、b、c要满足的条件为.

现有以下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②④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的关系是:②④(填“>”“<”或“=”).
(2) 将②③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填“>”“<”或“:”).,
(3)将①④溶液均稀释至原来的10倍后,它们的pH之和14(填“>”“<”或“=”).
(4)向300 mL溶液④中通入44.8 mL C02(标准状况)气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c(Na+)+ c(H+)= c(OH)+ c(HCO3)+ 2c(CO32—)
B.c(Na+)= c(HCO3)+ c(CO32—)+ c(H2CO3)
C.c(Na+)> c(CO32—)> c(HCO3)> c(OH)> c(H+)
D.c(Na+)> c(HCO3)> c(CO32—)> c(OH)> c(H+)

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为1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mL。
(2)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就加mL。
(3)如果加0.01mol/L的HC1,应加mL。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当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I、II、III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物质用图中的“A”、“B”、“C”表示),该反应在第I阶段的平衡常数为
(2)第III阶段,从开始至平衡,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第I阶段,A的转化率为;第III阶段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采取的措施是
(5)已知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低于第III阶段反应温度(T3),则该反应的正反应
△H0(填“<”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