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现准备了下列仪器:A.白炽灯;B.双窄缝片;C. 单窄片;D.滤光片;E.白色光屏.把以上仪器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
是: (填写字母代号).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 _____
A.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做入射光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减少双缝间距
D.增大双缝间距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那么它每隔 s打一个点。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
(2)如图所示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选用的一段打点纸带,在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确定五个计数点A、B、C、D、E,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测得AB间的距离为="3.61cm" ,BC间的距离为
=4.41cm, CD间的距离为
=5.20cm,DE间的距离为
=5.99c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 D点的瞬时速度= m/s;
②小车的加速度=m/s2。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被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1)请写出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的字母表示)
(2)若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__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__________mm.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有一标有“3V,1.8 W”的小灯泡、电源、导线和开关外,还有:电流表A(0-0.6A,内阻约为0.1Ω)电压表V(0-3V,内阻约为4kΩ)、滑动变阻器R(0-10Ω,2A)
实验要求保证器材的安全,灯泡两端的电压能从零连续调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
(1)为尽可能的减小误差,实验中采用电流表_______( 选填“内接、外接),采用正确的方式测出的电阻值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阻的真实值
(2)设计一个合理的电路,并在答题纸上所给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某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并未连接完整,请用铅笔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帮忙完成实物图
(4)根据实物图,开关S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选填“左端”“右端”或“中间”)。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它们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记为Δt。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 “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x1、x3、x5分别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
x1 |
x3 |
x5 |
测量值/cm |
若取计数点“3”到“5”之间的平均速度为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则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4=m/s,代人数据可算得V4=_______ m/s;用同样的方法可算出得V2=m/s;由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小车从计数点“2”到计数点“4”的平均加速度表达式a=,代入数据可计算得a=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右上图所示,指针示数为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所示。用下表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表Ⅰ数据(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 |
1 |
2 |
3 |
4 |
LA/cm |
15.71 |
19.71 |
23.66 |
27.76 |
LB/cm |
29.96 |
35.76 |
41.51 |
4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