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
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体内缺少合成黑色素的酶(一种蛋白质)。有一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造成,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定期注射胰岛素(另一种蛋白质)。下列关于白化病和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母亲患白化病儿子一定患白化病,双亲正常也可能生下患白化病的孩子 |
B.理论上可以像治疗糖尿病一样通过注射合成黑色素所需的有关酶来治疗白化病 |
C.糖尿病也是一种遗传病,但不一定是由于胰岛素的基因异常引起 |
D.一旦尿中含糖就说明体内缺乏胰岛素,可通过定期服用胰岛素胶囊来治疗 |
二倍体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在矮秆品种田中发现了一株高秆植株,用这一高秆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多个植株,这些植株有可能是( )
A.不能结籽的矮秆植株 |
B.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C.能开花结籽的高秆和矮秆植株 |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
某种昆虫体色深浅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体色深的基因型为BB,浅为bb,中间型为Bb。其中深色最容易被食虫鸟发现,浅色也较易被食虫鸟发现,而中间型比较安全。因此,在这种天敌的选择压力下,昆虫种群不会发生( )
A.B基因频率高于50% |
B.种群数量的波动变化 |
C.基因型Bb比例高于50% |
D.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I、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同家庭的男、女患病率总是相等 |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
D.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X、Y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