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L 1mol/L的FeCl3溶液与0.2L 1 mol/L的KCl溶液中,Cl-浓度比为
A.15∶2 | B.1∶1 | C.3∶1 | D.1∶3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 |
浓氨水显碱性 |
B |
其他条件不变,压缩2HI(g) ![]() |
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
平衡向生成I2(g)的方向移动 |
C |
将碱式滴定管下部的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 |
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
排出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
D |
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AgNO3溶液,振荡 |
沉淀呈黄色 |
Ksp(AgCl)>Ksp(AgI) |
位于三个周期的短周期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又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M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Z与X位于同一主族,N与Y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Z)>r(M)>r(N)>r(Y)>r(X) |
B.元素的电负性:Y>N>X>Z |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M)>I1(Z)>I1(X) |
D.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N>Y>Z>M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
B.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可使铁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增大 |
C.T℃时,反应A(g)+3B(g) ![]() |
D.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金属钠中的金属键比金属钾中的金属键强 |
B.晶格能的大小反映了离子晶体开始分解温度的高低 |
C.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D.在晶胞中处于立方体顶点的原子或离子为8个晶胞共享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钢铁制品表面水膜的酸性较强时,正极的电极反应:2H++2e一=H2↑ |
B.常温下,氯化铵溶液显酸性:NH4++OH-![]() |
C.向硫酸镁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将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下来:SO42-+Ba2+=BaSO4↓ |
D.向氯化银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2Ag++S2一=Ag2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