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和紫外线都可以杀菌消毒,其原因是                                 
(2)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疏松剂,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气体,使食品变的疏松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2)用晶体的 x 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 pm 。又知铜的密度为9.00 g/cm3 ,则铜晶胞的体积是 cm3 、晶胞的质量是 g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列式计算,己知 Ar(Cu) =63.6);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下图), a 位置上 Cl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KCuC l 3 ,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

(9分)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 g·cm - 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一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 C 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 r 2 ,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15分)氮元素的化合物在工农业以及国防科技中用途广泛,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氨原理。
①用适量0.1molL-1H2SO4洗涤Fe粉,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之后用蒸馏水洗涤铁粉至中性;
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
③向②调节pH后的KNO3溶液中持续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④用足量Fe粉还原③处理后的K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Fe粉和K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2)神舟载人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用肼(N2H4)作燃料。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常温下向含0.01 mol HCl的溶液中缓缓通入224 mLNH3(标准状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在通入NH3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 _________ (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理由是;水的电离程度(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②向HCl和NH3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通入NH3,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a.c(H+)>c(C1-)>c(OH-)>c(NH4+)b.c(NH4+)>c(C1-)>c(H+)>c(OH-)
c.c(NH4+)>c(H+)>c(C1-)>c(OH-) d.c(C1)=c(NH4+)>c(H+)=c(OH-)

(15分)W、M、N、X、Y、Z是六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M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N与X相邻,N的单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1)W的另一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原子符号表示为;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A.W、X、Y三种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X
B.M、X、Z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熔点:X>M>Z
C.Y、Z两种元素的含氧酸酸性:Z>Y
D.Y、Z两种元素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Y>Z

(3)元素W与M按原子个数比1:l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元素X与Z形成的五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形。
(5)与Z同族的元素都能与氢元素形成氢化物,其中水溶液酸性最弱的是(填化学式)。
(6)含有N元素的两种离子在溶液中相遇能快速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9。
(1)F原子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的结构式为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