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看火车 叶梓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像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阅读选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

事情发展过程
未见火车
A
看到心目中的火车
火车离去
人物内心变化
向往、不安
B
C
D

“我”萌生“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的原因是什么?(4分)
品味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赏析下面句子。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2)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
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2分)
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坐火车这件事?(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内阅读。
不必说______菜畦,______石井栏,______皂荚树,______桑椹;也不必说鸣蝉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轻捷的叫天子______。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______,蟋蟀们______,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______,还有______,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______,______。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木莲有______何首乌______。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默写填空。
这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

A.由园内到园外 B.由整体到局部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略写到详写

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
本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______
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

课外冲浪:
夏夜
① 夏夜很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
② 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③ 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阵阵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④ 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的存在。
⑤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父亲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给我讲着小故事。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而母亲,总是不时地从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牙给我。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偶尔她也会哼唱起儿歌。我从来都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竟然是如此地美!多年之后,母亲唱的儿歌,仍在冥冥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鱼龙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
⑥ 长大一些,我就不是如此地听话了。总是在暮色四合月光如水的时候出门,因为有很多伙伴在外面等着我。我们一起跑到村边的柴垛前,玩起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比如跑电、斗鸡、捉迷藏……
⑦ 再后来,我对于夏夜的星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星空给我的,不只是辽阔、干净,更多的则是一种心灵的开阔。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每当我一个人注视着星空的时候,我的心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⑧ 世界是和平的,人间原本也是安静的,无数的夏夜就是和平安静的一部分。那辽阔天际上布满的星星,像神写下的文字,逼迫着你用一生的长度去慢慢地阅读和体味。而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上,其实也只是沉默世界中极其微小的一分子,我们默默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悄无声息,像一个又一个夏夜,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⑨ 但当你在将来的某一天偶尔回头一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不经意时所亲历的一句句很美很纯的诗吗?
(作者 叶梓有改动)
阅读第①—⑥段,说说作者围绕“夏夜”写了哪些内容?
第⑤段对“夏夜乘凉”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文章结尾说:“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不经意时所亲历的一句句很美很纯的诗吗?”你怎样理解作者对“夏夜”的思考和认识?(不超过120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点金术,高兴地跳了起来,满屋子奔跑,碰到什么东西就抓住什么东西。他抓住一______床柱,它立刻变成了一_____金柱子。他从桌子上拿下一_____书,手刚一碰,!它竟成了一_____薄薄的金片,他急忙穿上衣服,这衣服也变成了华丽耀眼的金衣服。国王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_____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②“这算不了什么。”国王心想,“我指望大的好处,就不能不带来一些小的不便。”他想到花园去看看,在那里有许多盛开的玫瑰花,微风吹来,香气醉人,国王在花丛中来回走动,并毫不疲倦地使用点金术,一直点到每朵花,甚至连花蕊里的虫子都变成了金子为止。
③随后,国王就回到宫殿与女儿一起吃早饭。长桌上放着咖啡、面包、烤鱼等食品。国王倒了一_____咖啡给女儿,女儿接着杯子惊奇地叫了起来:“刚才还是个瓷杯,怎么一下子变成了金杯?”国王高兴地对她说:“我已有了点金术!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他一边说,一边将一_____咖啡送到嘴中,可他嘴唇刚一触到咖啡,咖啡立刻变成了金液,随即就硬化成一_____金子。看到这情形,他不禁大吃一惊。他随手又拿起一_____面包,但还没来得及掰开,它已成了金块。国王几乎绝望地拿起一_____烤鱼,不用说,烤鱼也立刻变成了金子。
④国王十分羡慕地望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面包和咖啡,就走到女儿面前,一面抚摸着女儿,一面请女儿拿片面包给自己吃,突然间,他心爱的女儿也变成一_____金像。
⑤国王发疯似地大声喊叫:“陌生人,快来呀!快来救救我的女儿!”
⑥不一会儿,陌生人就出现在国王的面前,说:“点金术一定给你带来了许多财富吧!”
⑦国王说:“现在我才真正明白,金子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你给我解除点金术。”
⑧“你比以前聪明了,美戴斯国王!”陌生人严肃地说,“我看得出来,你的心还没有完全从血肉变成金子,否则就无法挽救了。快去吧!跃进大花园旁的那一_____小河,在河中装瓶河水,把水洒在你要它变成原样的东西上。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
⑨国王快步跑到河边,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去就跳进河中,想尽快地将点金术冲洗掉。他还带了一_____河水跑回宫殿,用水洒向心爱的女儿,水一落到女儿身上,他就看到这可爱的孩子双颊又恢复了红润的颜色!
⑩国王拥抱着女儿说:“孩子,是爸爸害了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点金术了。”
在文中方框处填写量词,最恰当的是( )
a捆 b本 c片 d根 e条 f瓶 g杯 h匙 i块 j尊

A.eebccghccijeg
B.eebachgcicjeg
C.ddbacghicijef
D.ddbcchgiicjef

用文中原语解释第②段中的加粗词。
“大的好处”指
“小的不便”指
“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在文中找出最能表明贪婪的语句、最能表明灾害的语句和最能表明补救方法的语句,画上横线,并标上序号。
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中划线词“嘿”表现了国王的惊喜心情,不能删去。
B.第⑤段中划线短语“我的女儿”改为“我和女儿”更符合国王的性格特点。
C.第⑦段中划线词“明白”的内容是“金子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给我解除点金术。”
D.第⑨段中划线短语“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去”表明了国王想冲洗掉点金术的迫切心情。

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本文和《皇帝的新装》都是童话,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讽刺一种病态社会现象。《皇帝的新装》讽刺的是_______,本文讽刺的是__________。
比较《皇帝的新装》和本文的不同结构,选出没有错误的选项( )

A.“国王”尽管嗜金如命,可是知错就改,是一个明君。
B.“皇帝”是一个昏君,因为愚蠢至极,所以在骗子面前受骗上当,出尽洋相。
C.写“国王”迷途知返,是美化了统治者:写“皇帝”执迷不悟才揭露了统治者的本质。
D.“国王”和“皇帝”都是虚构的人物,他们的不同结局是表现不同主题的需要,都合情合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你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_____的!______的!_______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文中横线上应依次填写的词语是( )

A.精致美丽无双 B.美丽精细无双
C.华丽精致无双 D.精细华丽无双

文中划线的两上“可是”,前者用来表示_________,后者用来表示___________。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个“难题”表现了皇帝怎样的心理?
皇帝其实什么也没看见,但他却说:“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这揭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性?
皇帝给两个骗子赐封头衔、授予勋章的目的是什么?
大臣们说假话的原因是( )

A.大臣们认为这时候只有附声附和,保持一致。
B.大臣们都怕被当作“不称职”的蠢人而丢掉官位。
C.大臣们为了讨好骗子,迎合皇帝的心意。
D.大臣们都没有识破骗子的手段。

“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中的“每人”具体指的哪些人?“随声附和”“快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简答。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为什么说皇帝心里感到不自然?
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