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E为红棕色气体,F、H为金属单质,J为黑色非金属单质。L露置于空气中时,由白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B与F反应时可生成C,也可生成G。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K的名称是_________;I的晶体属于____________晶体。
(2)已知A中两种元素原子成最简整数比,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14:1,则A的化学式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L露置于空气中时,由白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____________。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H在D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5)若各步反应都看成是进行完全的,则当生成a mol物质L时,需要A_________mol。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K1固定不动,K2可自由移动,A、B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X(g) + 3Y(g) 2Z(g) ΔH=-92kJ•mol-1。若向A、B中都通入xmolX和ymolY的混合气体,且初始A、B容积相同,假设整个过程中A、B均保持温度不变。请回答:

(1)若x=1,y=3,起始容积均为1L,在某温度下,5min后A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X还剩0.2mol,则5min内Y的反应速率
(2)若x:y=1:2,则平衡时,A容器中的转化率:XY(请填“>”,“<”,“=”);
(3)若x=1,y=3,某温度下,当B中放出热量78.2kJ时,则B中X的转化率为
(4)若A起始容积为2L,x=0.20mol,y=0.60mol,反应中Z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且在第5分钟时移动K1使A容器的体积瞬间缩小一半后,若在第7分钟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Z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后Z浓度的变化曲线。

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已知t℃时,Kw=1×10-13,则t℃(填“>”“<”或“=”) ________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_。

现从固体KOH出发配制0.1mol/L 的KOH溶液 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2)如果在定容时仰视操作,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0.1mol/L(填> , =" ," <)
(3)若所用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则所配得溶液的c(OH-)浓度0.1mol/L (填> , =" ," <)
(4)若用250mL的H2SO4溶液恰好能将此500mL 0.1mol/L 的KOH溶液中和,则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其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10 mL色碘水,然后再注入4 mL CCl4,盖好玻璃塞,按操作规则反复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操作完毕后,油层(即CCl4层)应从分液漏斗的口(填“上”或“下”)放出或倒出,为得到碘并回收CCl4可用法。

为了供学生课外活动,要求把SO42-、CO32-、H+、OH-、NH4+、Fe3+、Na+七种离子根据共存原理分为两组混合溶液,两组的离子数目要接近。分配结果是: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