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下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基因和b的关系是                              
(2)基因和a的关系是                          ____。
(3)c和b的关系是_                 ,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
(4)基因和h的关系是                      ___,h合成时,其直接模板进入合成h的场所需经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5) b的空间结构是                             。若其中的(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比例为_           ,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          ,b的功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也进行有氧呼吸,但一般来说,乙醇的发酵作用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具体实验方法是:将酵母菌放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氧量(气体的体积)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气体体积),请回答: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之比是
(2)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和乙醇发酵速率相等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之比是
(3)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是和[H],此时产生的[H]最终将参与的生成。
(4)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一定时间,细胞内线粒体一代比一代减少。但是,当重新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料时,线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其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以此判断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依据是。从线粒体的自身结构看,线粒体能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是生物大分子,X、Y、Z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据图回答:

(1)X是,Ⅰ在植物细胞中是指
(2)A是,Y是
(3)Z的结构通式为;写出由Z形成Ⅲ的结构层次是
(4)Ⅱ和Ⅲ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在“[]”内填序号)

(1)该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区别是
(2)[3]和[4]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3)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场所是 [ ]
(4)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呈蓝绿色的细胞器是[ ]
(5)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其分离。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6)2是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它由成分组成。
(7)结构5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成分主要是
(8)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且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溶于水的色素)的细胞器是[ ]

(共10分)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l3溶液,向B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3)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下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③实验结果是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能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号试管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能否生长?________________。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多少度?______________。
(3)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1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绘出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