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也有关,当I基因存在时狗的毛色为白毛。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杂交实验:
(1)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 ;白毛狗中b基因的频率是______。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 。
(2)B与b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狗的毛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信息分子A表示: 。
(2)图中①表示肾小管、集合管对 的重吸收加强; ②表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 。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填“双向”或“单向”)的。
(3)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人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处,约2h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____________。
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东北铁线莲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图乙为两种条件下东北铁线莲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
遮光比例 (%) |
叶绿素 a/b |
叶绿素含量 (mg/g) |
植株干重 (g) |
0 |
4.9 |
2.2 |
7.5 |
30 |
4.8 |
2.3 |
9.9 |
50 |
5.3 |
2.4 |
9.2 |
70 |
4.5 |
2.6 |
7.2 |
90 |
4.3 |
3.0 |
4.8 |
(1)遮光比例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遮光比例50%相比,遮光90%条件下植株干重下降的原因________。
(3)由上表可知,提高东北铁线莲产量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90% 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 请分析图乙中曲线Ⅱ未出现“午休”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A点相比,B点的C5含量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要初步探究该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可依据_______________原理提取色素,采用_______________分离色素。如果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下图是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此奶牛分泌的乳法中富含赖氨酸。请据图回答:
(1)a过程若在体外进行,则要对从雄牛A中采集的精子进行处理。
(2)实施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c过程将赖氨酸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3)目前普遍使用去核法去除卵细胞中的核。
(4)对选择好的雌牛D和代孕牛E要进行处理。
孔雀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某一育种专家在众多的孔雀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形似“礼服”,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并做了如下遗传实验。
(1)控制“礼服”性状基因的出现是结果。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看,控制孔雀鱼的“无礼服”性状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2)从F2性状分析,孔雀鱼“礼服”性状的遗传(遵循/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3)对“礼服”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研究,可采用“假说-演绎法”,作出的假说是: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
(4)根据假说推测:F2产生的卵细胞中“礼服”基因和“无礼服”基因的比例为,让F2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礼服”:雄“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礼服”品种出现,增加了多样性。
金线莲是一种珍稀中草药,在三明市多外地区均有分布。为确定金线莲人工载培的最佳光照强度,某科研机构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育种苗进行人工载培,并测定人工载培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光合速率。其实验过程如下:
1.选取长有3-4个叶片的金线莲组织培养苗,随机分为5组,每组48株。
2.将栽有植株的育苗盘分别放置在20、50、100、150、200µmol/(m2·s)光照强度下。
3.在每天6时~22时给予光照、温度为25oC的条件下栽培3个月,测定数据并绘制曲线图如下。
(1)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种苗所依据的原理是 。进行组织培养时选取的材料最好是金线莲的 (芽/叶/茎)。
(2)据图分析,金线莲在 µmol/(m2·s)的光照强度下生长最好,过高光照强度会抑制金线莲生长,原因是随着光照强度增加, 。
(3)本实验测定叶绿素含量时,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过程中加入丙酮的目的是 。
(4)如果需要更准确地确定金线莲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应在 µmol/(m2·s)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的光照强度继续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