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甲乙两个同学共同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两位同学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需要平衡桌面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轻推小车,能使小车做_______________运动。另外,还应满足砝码盘(连同砝码)的质量m             小车的质量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接下来,甲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乙同学在保持合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②甲同学通过对小车所牵引纸带的测量,就能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图2是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小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他首先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与接线柱c相连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1Ω);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W);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2Ω);
电阻箱R(0~999.9W);
开关、导线若干。
小明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
B.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闭合开关;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
①小明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这次测量中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____________" mm;
②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A1”或“A2”);
③小明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在L轴的截距为L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可求出这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r=____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④若在本实验中的操作、读数及计算均正确无误,那么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存在,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若有影响,请说明测量结果将偏大还是偏小。(不要求分析的过程,只回答出分析结果即可)
答: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图为该实验装置图,其中砂桶及砂的总质量为
(1)探究时,为了让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应采取的措施和满足的条件有:①;②
(2)该同学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探究加速度和小车质量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小车加速度()
1.99
1.23
1.01
0.67
0.49
小车质量(kg)
0.25
0.40
0.50
0.75
1.00

4.00
2.50
2.00
1.33
1.00

为了直观反映不变时的关系,请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图象。
(3)由图象可得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是:

(4)另有一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选择13个打点,其中1、3、5、7、9、11、13号打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测得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6cm、x5=9.61cm、x6=10.26cm。
则打点计时器打下7号打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宇宙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

A.弹簧秤一个; B.精确秒表一只; C.天平一台(附砝码一套); D.物体一个。

为测定该行星的质量M和半径R,宇航员在绕行及着陆后各进行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以求出MR(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
①绕行时测量所用的仪器为_____(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所测物理量为___
②着陆后测量所用的仪器为(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所测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星球质量M=____________;该星球半径R=____________(用
测量数据表示)

(1)如图所示,有人对“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规律”装置进行了改变,在装置两侧都装上完全相同的斜槽A、B,但位置有一定高度差,白色与黑色的两个相同的小球都由斜槽某位置静止开始释放。实验后对照片做一定处理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所示的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


(1)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发现,斜槽末端都接有一小段水平槽,这样做的目的是
(2)(多选题)根据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闪光间隔为0.1s
B.A球抛出点坐标(0,0)
C.B球抛出点坐标(0.95,0.50)
D.两小球是从斜槽的相同位置被静止释放的
(3)若两球在实验中于图中C位置发生碰撞,则可知两小球释放的时间差约为s。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 5 V,内电阻小于1. 0Ω)
B.电流表A1(0~3 mA,内阻Rg1=10Ω)
C.电流表A2(0~0. 6 A,内阻Rg2=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 A)
E.滑动变阻器R2(0~2000Ω,l A)
F.定值电阻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根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在下图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I2数值远大于I1的数值),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 =V,内阻r=Ω。(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是一个多用电表的简化内部电路图,其中测电流和测电压时各有两个量程,还有两个档位用来测电阻。电流的量程分别是2.5mA和10mA,电压表的量程分别是10V和50V。
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S拨到位置,在进行选用量程是2.5mA电流表测量时,应将S拨到位置,在进行选用量程是50V电流表测量时,应将S拨到
位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