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共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很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西欧很多国家在大炮和飞机的轰炸下,到处是残砖断瓦,人民流离失所。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1)请你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2)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2 分)
材料二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迁都”的目的。
材料四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中央又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原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西一律予以废除,旧海关得到彻底的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新海关,实现了“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的目标。
材料二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收回了在近代史上丧失的什么主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二十世纪晚期我国实现了什么经济发展方针?有何具体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变化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
1981年粮食产量 |
1982年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6.07亿千克 |
7.15亿千克 |
材料四 2015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指的就是三农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历代君王的集权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 (朱元璋) 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
……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采取什么措施? (1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汉初分封诸侯王带来的不利影响的? (1分)
(3)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1分)
(4)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1分)
(5)将以上四个问题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制成一个时间轴,并给它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