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钟老师随机抽查部分学生,并对其暑假期间的课外阅读量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成如图所示,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示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抽查学生人数及课外阅读量的众数;
(2)求扇形统计图汇总的a、b值;
(3)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若规定:假期阅读3本以上(含3本)课外书籍者为完成假期作业,据此估计该校600名学生中,完成假期作业的有多少人?
已知,如图,以点P(﹣1,0)为圆心的圆,交x轴于A、C两点(A在C的左侧),交y轴于B、D两点(B在D的上方),且∠BAC=30°,
(1)如图①求⊙P的半径及点B的坐标;
(2)点Q是⊙P上任意一点,求△ABQ面积S的取值范围;
(3)如图②,已知点M(-5,0),过M作直线y=kx+b交y轴于点N,
①若MN//AB,试判断MN与⊙P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在该直线上存在一点G,使以G、A、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满足条件的点G有且只有三个不同位置,求直线MN的函数关系式.
已知直线AB与轴、
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AB=10,且tan∠BAO=
,以OA、OB为边作矩形OACB,点F 在BC上,过点F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D,交OA于点E,若⊙P是△AOB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M、N、G,
(1)求证:四边形PMON是正方形;
(2)求⊙P的半径;
(3)求当FE与⊙P相交的弦长为2.4时点F的坐标.
如图,已知Rt△ABC和Rt△EBC,∠B=90°,∠E=∠ACB,AD//BC交EC于点D,以边AC上的点O为圆心的⊙O过点D、A,
(1)用直尺和圆规确定并标出圆心O;
(2)判断⊙O与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如图,在Rt△ABC中,∠C=90°,AC=BC,小明为了求tan67.5°值,他延长CB到D,使BD=BA,连接AD,请你根据图形计算tan67.5°;
(2)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构造图形求tan75°.
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切线,切点为D,CD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ADC=60°.
(1)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2)若AD=2,求BE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