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
A.图A和图C | B.图A和图D | C.图B和图C | D.图B和图D |
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和25℃的环境中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
D.该植物可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快速生长 |
下图是植物体内两个有着相互联系的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过程分别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
B.乙过程也能产生[H],与甲过程中产生的[H]相同 |
C.乙过程产生的CO2、H2O可用于甲过程,促进(CH2O)的生成 |
D.两过程产生的ATP利用途径相同 |
Calvin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 )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C3越多 |
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
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
D.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在[H]中 |
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
A.a、b和d | B.a、c和e |
C.c、d和e | D.b、c和e |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以下哪项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 ( )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的实验 |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