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 ( )
| 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打破 | B.海峡两岸已经实现三通 |
|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九二共识” | D.海峡两岸国共两党有了直接交往 |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瓦解 | B.宗法制度松 |
| C.王位继承混乱 | D.中央集权确立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如下: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 B.编年史 社会史观 |
| C.编年史 文明史观 |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抨击天主教,提倡“民主共和”②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③强调理性④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孟子主张“君轻民贵”,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