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曲线分别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 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相同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C.能与稀硫酸反应 |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A.溶质质量都减少 |
B.溶剂质量都增大 |
C.溶液质量都增大 |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
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没入水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
B.水和氢氧化钠 |
C.水和硝酸铵 |
D.水和生石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