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⑴我国盛产食盐,盐场生产的粗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  合物”),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是     ,此成分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⑵① H2O ② CO ③O2  ④N2  ⑤Ne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b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           
c 能燃烧的气体是                 
d 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下图是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

这些物质中:
(1)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下同)
(2)可以用于燃料的物质是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1)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瘦肉精,化学名称为盐酸双氯醇胺,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是平喘药。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瘦肉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瘦肉精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含有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有些能源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煤燃烧产生的某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a.SO2 b.CO c.CO2
(4)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E.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

(1)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表示: 2个氢原子; 3个甲烷分子
(2)有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则X的值为;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的值为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

(1) 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①气密性的方法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填序号)。
(4)实验室用②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①⑥制取二氧化碳,在加盐酸时,在量的多少和操作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

回答以下问题:
⑴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Fe 和CuSO4溶液B.Mg和MnSO4溶液 C.Mn和FeSO4溶液
①写出Fe 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在相同条件下,四种金属中能与盐酸反应且最剧烈的是
⑵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如下:

①步骤Ⅱ中发生了两个反应:Fe + 2FeCl3 = 3FeCl2和Fe + CuCl2 = FeCl2 + Cu。滤渣的成分是,滤液中的溶质是
②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氯化铁能腐蚀铜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挑战。
(1)探求能源利用的新途径是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以下探究能源利用的途径不恰当的是___。
A.更多地利用木材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C.增加风力发电量 D.增加核发电量
(2)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___________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③ 8.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 在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有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___________
①纸类 ②塑料 ③玻璃④金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