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伴我成长】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目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号召人们争做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为响应号召七年级(1)班学生利用班会课举行一次“弘扬雷锋精神”演讲比赛。三位选手在比赛前后各有不同的心理状态。
小红:全国省市的比赛我都参加过,这种小比赛根本没必要准备,冠军非我莫属。
小文略显紧张,但他不断暗示自己不要担心:“演讲稿我已经准备的相当充分了,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小安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心想:“我肯定不行,胆子小声音也小,上台应付应付算了。”
针对上述情况,请探讨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红和小安分别属于什么心理?
(2)小红和小安应如何改变这些不健康心理?请分别提一条具体建议
(3)小文是自信的,自信者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4)我们应怎样向小文学习,培养自信品质?
中学生小王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忽然响了,于是超市的保安人员强行将小王带到保卫室进行搜身检查。在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后,小王被保安释放。小王的家长认为超市保安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就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判决超市向小王赔礼道歉,为他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1)该超市侵犯了小王的哪些权利?
(2)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载入宪法。
材料二:我国的其他法律在开头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我国1982年宪法是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拟定的。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通过对问题(1)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问题(2)的结论,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下面是权威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第一组:我国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8%,而发达国家占40%;第二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等许多大型装备依赖进口;第三组:我国的国际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论文引用数仅排在世界第20位。
材料二: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目标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请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能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些具体事例吗?(请列举至少三例。6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些什么?
(4)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计算机,我们当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成为“网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
材料二:一项调查表明,在网吧上网的人群中,中学生占45%。有些青少年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迷恋网游、网恋,荒废了学业,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读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扩大交往范围的方式有哪些?
(2)从交往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五四精神”、“红若精神”、“长征精神”激励人们;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人们,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不断涌现出“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搞震救灾精神”……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支撑,今天,我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在呼唤着新的精神出现。
(1)不同时期涌现出激励人们顽强拼搏的各种精神,这些精神的共同核心是什么?
(2)、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