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0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材料解析题
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材料四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
——《说文系传》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哪种制度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秦朝在经济方面实行哪种措施。
(4)根据材料四,说明秦朝的暴政有哪些。
(5)请用一句话评价秦始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会发生与美国同盟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增强……美国再也不能像二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在材料二图1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要反映图1的相关信息,还可用哪些形式?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二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采用了如下方法,请你也参与其中,学习并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慕尼黑会议前,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如果在纳粹武力威胁下投降,不仅不会给英法两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反而会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受到威胁的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而且还有一切国家的自由和民主事业。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换得安全,实属误见。”
材料二 2010年5月9日,俄罗斯隆重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2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了庆典。《人民日报》报道:“感天动地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从血火搏杀的欧洲战场,到逐岛争夺的太平洋战场;从同仇敌忾的亚洲战场,到大漠硝烟的非洲战场……世界各国人民为捍卫和平,奋起反击法西斯侵略……”
材料三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四2011年5月21日,温家宝总理访问了日本宫城县名取市和福岛县福岛市灾区,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灾区民众表示诚挚慰问。温总理说:“我们强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说,我们绝不会延续仇恨。”
(1)下图体现的是二战的阶段和标志事件,请填充图表内7个空白处。
(2)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丘吉尔批评的是什么政策?之后发生的哪些史实印证了丘吉尔的预见(画线部分)?由此分析“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3)举一个例子说明苏联和中国曾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从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4)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到温总理“绝不会延续仇恨”的讲话,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今天的和平?
1919~19 22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安排一战后的世界秩序,耍尽种种手段,最终形成了一战后的国际体系。请简要回答关于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几个问题。
(1)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名称是什么?是通过哪两次会议建立的?
(2)在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你知道哪些条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用简要的语言评价一战后的国际体系。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材料三 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四 我们美国政府正在打一场伟大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反对贫穷与经济不景气……我们正在挽救伟大而珍贵的政府。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制度?为什么说改革使俄罗斯发生了转型?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3)出现材料三1921年—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变化的趋势与苏俄(联)哪一项经济政策有关?该政策有何创新之处?
(4)材料四中所说“伟大的战争”指什么?打这场“战争”罗斯福采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