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F和高分子化合物G,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分子式为________,化合物E中所含两个官能团的名称是 、 。
(2)写出下列反应过程的反应类型:丙烯直接形成高分子 ;A→B 。
(3)1molA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生成物仍为卤代烃)的化学方程式为:
;
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具有如下性质: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1mol M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产生1mol H2,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____。(注: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上的结构不稳定)
(13分)X、Y、Z、M、Q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结构或性质信息 |
X |
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
Y |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 |
Z |
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为固体,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M |
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
Q |
其与X形成的合金为目前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 |
(1)Q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
(2)比较Y元素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X和Z形成的化合物XZ2为一种液体溶剂,其分子中的键和
键数目之比为: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备M单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M的气态氢化物和氟化氢相比(写化学式):
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提示 : 无色气体B遇空气显红棕色)
(1)甲方案②中常用做指示剂。若需配制80 mL0.001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50 mL烧杯②胶头滴管③天平④80 mL容量瓶⑤100 mL容量瓶⑥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⑤⑥② | B.③①⑥④② | C.③①⑥⑤② | D.③①④⑥② |
请写出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定容的操作
(2)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为Mn2+,请写出乙方案①的离子方程式
(3)若取样品ag,按乙方案进行测定,准确量取12.00mL0.0005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过量)与溶液A反应。反应后溶液用0.0010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紫色刚好褪去;重复上述实验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10.00mL.则1kg样品中 NaNO2的质量为_______mg.
(4)若乙方案②中使用的(NH4)2Fe(SO4)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测定出的NaNO2含量(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5)小组经过讨论,认为方案更佳,原因是。
SO2、NO是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装置Ⅰ中生成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3)装置Ⅲ中,电解槽的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从装置Ⅳ中获得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过滤、洗涤等。
6-羰基庚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反应①的条件是,C→D的反应类型是,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能被催化氧化成酮
b.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Ni催化下1mol E最多可与2molH2加成
d.G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3)E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三种结构中含有、且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
。
(5)已知“Diels-Alder反应”为:。物质D与呋喃(
)也可以发生“Diels-Alder反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Na、Cu、Al、O、C、H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Al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Cu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
离子半径 |
沸点 |
Na_______Al |
O2—_______Na+ |
CH4______H2O |
(3)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 (g)+CH4(g) 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物质 |
CH4 |
CO2 |
CO |
H2 |
体积分数 |
0.1 |
0.1 |
0.4 |
0.4 |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CO(g)+H2O (g)=CO2(g)+H2 (g) △H="+2.8" kJ·mol-1
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 的△H=________________
(4)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高温电解技术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方程式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