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躬耕南阳   (   )   (2)三臣于草庐之中(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斟酌益   (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加点的字。
时有物外之趣。 (2)项为之
一癞蛤蟆也 (4)数十
选出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必细察/其纹理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盖/一癞蛤蟆也 D.见/二虫斗/草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即公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 》 由南北朝时期南朝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撒盐空中差可
(3)俄而雪骤(4)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尊君在()(2)去后至()
(3)相而去()(4)元方入门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解释加点的词语。
(1)遽其舟 (2)不亦 (3)求剑若 (4)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遽契其舟/因释其耒而守株
B.是吾剑之所从坠/至之市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D.楚人有涉江者/宋人有耕者

翻译(1)是吾剑之所从坠。(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甲乙两文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讽刺了哪种人?
当你在船上,看见楚人“遽契其舟”,你会如何劝告他?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注释】偾(fèn)表:放倒标帜。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令于邑中曰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有一人徙之,辄予金送鲍浩然之浙东
C.乃下令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择其善者而从之

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