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躬耕南阳   (   )   (2)三臣于草庐之中(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斟酌益   (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
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下列句中的“之”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怅恨久之 B.辍耕之垄上
C.渔人甚异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项羽的叔父左尹项伯夜里骑马到了项羽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意在让张良和他一起离开,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
B.张良把项羽要攻打沛公的事告诉给沛公,沛公大惊,最终还是张良替他出了主意。
C.沛公见了项伯后,和他相约结成亲家,并说明自己不贪占财物,选册登记官吏百姓,派兵把守,等待着项羽的到来。
D.项伯连夜回到军营后,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给项王,表明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反而攻打他,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早好好款待他。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善留侯张良素:_______________②去不义亡:_______________
③项伯杀人,臣之活:_____________④张良出,项伯要: 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潜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①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②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①三径之资: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三径: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②白:告诉。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为乡邻之所贵:耕自资躬:
③亦雅咏不辍: ④而素琴一张畜:
下列句中的“以”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亲老家贫 B.宋元嘉中卒
C.故酒食来相宽慰 D.激怒其众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第一次当官是担任州里的祭酒,后来不能忍受这一职务,辞官回家。
B.陶渊明辞官根本的原因是他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卒生志向。
C.陶渊明爱好喝酒,每次喝醉都觉得舒适,因此有时没有酒喝,他就会生气。
D.陶渊明的“琴中趣”体现了他洒脱不羁,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翻译下列句子。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文言文阅读
楚子发母①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曰:“士卒得无恙乎?”对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曰:“将军朝夕刍豢黍粱②。”
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③,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一囊糗糒④者,王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⑤,而战自十也⑥。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诗》不云乎,‘好乐无荒,良士休休⑦’,言不失和⑧也。夫使人入于死地,而自康乐于其上,虽有以得胜,非其术也。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节选自刘向《列女传》,有删节)
[注释] ①子发:战国时楚宣王的将军,名舍,字子发。②刍(chú)豢(huàn):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这里指好肉。黍粱:好粮食。③内:通“纳”,接纳,让他进门。④糗(qiǔ)鞴(bèi):干粮。⑤甘不逾嗌(yì):美味过不了咽喉。嗌,咽喉。⑥而战自十也:作战的勇气增加十倍。⑦休休:喜悦的样子。⑧不失和:不能失了分寸。
用分隔号(/)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子 发 攻 秦 绝 粮 使 人 请 于 王 因 归 问 其 母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子不越王勾践之伐吴耶() (2)曰()
(3)今子将() (4) 入吾门()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用自己的话说说子发的母亲为什么不让打胜仗的儿子进家门。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解释加点的词语。
曰:“食菱须去壳。”()⑵其人自护其。()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幷壳者,欲以去热也。
⑵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与“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选项是()

A.执策而临之 B.或置酒而招之
C.既醉而退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文言文阅读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同舍生皆绮绣()⑵骈死于槽枥之间()
饮辄尽()⑷之不以其道()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