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在反复论证修改的基础上,于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决定》的制定时间表:

2011年4月上旬
经中央政治局批准,《决定》文件起草组正式成立。
2011年4月下旬
中央就全会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共反馈意见121份。
2011年5月上旬
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
2011年8月初
胡锦涛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文件起草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文化界部分专家学者意见。
2011年9月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审议《决定》。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两次会议精神,对《决定》进行修改,形成了报送全会审议的稿子。
2011年10月18日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运用《政治生活》政党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将自身发展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紊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如夸,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不仅可以输出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垒球主要外汇储备圆,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同时,“一带一 路”在提升我国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领域的合作,必将迎皋一个共创共事的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
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我国正在从以投资为主导,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变,老百姓可消费、能消费的选择更多了。然而,新的烦恼也产生了,每月的工资似乎总不太够用!单项看起来,电信资费、银行收费都在下调。但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了,原本单一的宽带上网费之外又增加了手机上网费;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了,卫生费却上调了;买房的供房还贷压力大,没买房的房租年年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人们的新烦恼。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说明我们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

材料一:某校高二年级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某市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农村一些地方文化生活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赌钱(打麻将、六合彩)”的现象普遍存在,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农村文化生活内容单薄、创新乏力,农村文化传播只有电视、广播、报纸等几种简单的形式,绘画雕刻、纺织剪纸、杂技花灯等传统文化的覆盖面不升反降,电脑网络、数字电影等文化形式进入缓慢、推广困难,更难见到创新农村文化形式的新举措和新尝试。
材料二: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解决“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意义。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影响及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