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予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②海:暴雨。
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这首诗用了多神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各题。(8分)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



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本诗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诗人的“知雪重”是运用什么写法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
评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二郎神
(宋)柳 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注】①飚轮:指御风而行的神车。②亚:通“压”,低垂的样子。
这首词描写的是中国的什么传统节日?它写出了该节日中的哪几样民俗活动?


此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的上片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