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菌不知晦朔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B.穷发之北 发:毛,文中指草木。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彼且奚适也 适:到……去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B.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且焉置土石 |
D.夫列子御风而行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齐谐》者,志怪者也。 |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下列对第一段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此二者是“小年”之物。而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
B.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的寿命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也很短吗?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 |
C.文段中“汤之问棘”一段话看似与课文中第一段的内容重复,其实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并与文章开头部分形成呼应和应证。 |
D.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观点。 |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⑴奚以知其然也。
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透彻。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 ,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袭父爵武城侯。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能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恭显任,名位过量。"固辞不受,帝诏不许。
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对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顗宽裕友,弟嵩尝酒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蜡烛投之。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导甚重之,顗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及王敦构逆,温峤谓顗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曰:"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既而王师败绩,顗奉诏诣敦,敦曰:"卿负我!"顗曰:"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帝召顗,谓之曰:"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顗曰:"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或劝其避敦,劝顗避敦,顗曰:"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骂贼不绝,祈速杀敦,语未终,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遇害,时年五十四。
(编自《晋书 列传第三十九》)
【注】 ①顗:(yǐ)多用于人名。
②乐广:晋贤士,《晋书》云其"名重于时"。
1.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周凯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1. |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②峭壁对立,状苫华表
|
3.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伯父墓表
苏 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1.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 镪:成串的钱
1. |
对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