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变异形式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 (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 |
B.病毒进化的原材料可来自染色体变异 |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D.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则“人的卵细胞可发育成囊胚”的报道,有人据此推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来有可能培育出单倍体人。若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将狗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则以下预测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囊胚能继续发育成成年狗,则该狗不能生育 |
B.若使该囊胚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狗将是一个二倍体雌性狗 |
C.若通过抑制中心体活动使染色体加倍,发育成的狗患遗传病的概率与自然繁殖的狗相差无几 |
D.在由狗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的现象 |
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右侧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③⑥ | D.④⑤ |
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遗传特点时,发现在当地人的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所有子女中女性全部患病,而子女中男性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对此调查结果正确的解释是( )
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 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
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2/3 | D.被调查的家庭数过少难以下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