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完成小题。
相见欢①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一、二两句表现了琴声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赏析。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①送别
许浑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诗句赏析诗歌主要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回答小题。
野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①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有人说,颔联的“改”“迷”二字下得妙。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第四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诗中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晚秋”的?
研读诗歌的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尾联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诗人的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