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时间为 月 日,北半球节气为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纬度范围 。
(5)此时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6)此图所示时间乌鲁木齐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此日之后乌鲁木齐昼长如何变化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和图中甲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1分)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判断依据。
(3)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城市分布有何特征?并分析决定图中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功能。
(5)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6) 该区域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结合材料二分析,说出甲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左图是攀钢区位示意图,右图是宝钢区位示意图材料三:右表为2003—2005年上海每天各种矿物能源消费量的平均值。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区位条件,完成下表。( 5 分)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2 分)
(3)与宝山钢铁企业相比,攀枝花钢铁企业的区位优势有。( 2 分)
(4)分析材料三,上海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入表中。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 _____。当前中国人口增长正处在过渡模式中的阶段。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填入上图相应括号中。
(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 ___率下降,其次是____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_率的下降。
(6)“三低”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一般原因是_ _
_ _____________。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列等值线数据标在图中适当位置上(单位:元/m2):100、50、25、5。(4分)
(2)用适当图例绘出商业中心用地、外围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范围。
(3)在城市中,地租最高,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又有所上升,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下表是“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四个PM10监测点S1、S2、S3、S4的统计数据。
表 四个监测点的部分统计数据
材料三: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图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点,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
(2)图表示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_________,分析其夏季浓度特点的形成原因。______。
(3)该城市进行环境管理的对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