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问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abc B.cab C.cba D.bac

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采矿业 B.食品工业 C.制造业 D.电子工业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3家合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中说“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其衡量指标通常是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②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③人均国民收入  ④预期寿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尼日尔目前处于________的发展阶段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B.工业化
C.高效益的综合 D.不平衡的加速

下面关于尼日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劳动力开始向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C.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

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具有的特点是
①工业化、城市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②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③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④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在工业化阶段,各产业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上升
B.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C.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D.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2011年8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中国水流困局》,集中报道了目前中国水电的发展现象。结合某年我国可开发水能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符合我国可开发水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的是

A.该地区工农业发达,用电需求量大
B.该地区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C.该地区科教发达,水电开发技术好
D.该地区地质条件优越,水电建设条件好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水电开发无序,引发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越来越注重的是

A.水电开发的规模
B.水电开发的技术
C.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
D.水电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