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问题。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 |
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
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
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 |
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年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C.③——终年高温多雨 |
D.②——湿热的气候 |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 B.工业区 | C.住宅区 | D.文教区 |
早点铺与宾馆比较
A.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少 |
B.宾馆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多 |
C.宾馆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少 |
D.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
关于门槛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门槛人口是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要的人口数 |
B.门槛人口的大小是划分低级商品和高级商品的依据 |
C.门槛人口就是企业所拥有的全部人口总数 |
D.商店只要有人买东西,就不会倒闭,买东西的人口数就是门槛人口数 |
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到拉美 | B.从亚洲到拉美 |
C.从非洲到西亚 | D.从欧洲到亚洲 |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到广东 | B.从河北到山东 |
C.从广东到北京 | D.从湖北到重庆 |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 D.甲地优美的环境 |
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 B.70年代中期 |
C.80年代中期 | D.90年代后期 |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进入郊区化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