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A、B、C、D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也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固体,且B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D为气体,电解H的饱和溶液生成x、C和D,此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反应(物质间相互转化时参加反应或生成的H2O已略去)
(1)B单质为 .列举B的氧化物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为 。
(2)X的电子式为 ,Y是(填化学式) 。
(3)E和G在水溶液中混合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若在E的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含0.2 mol H的水溶液,在阳极产生0.2 mol气体时,测得此时溶液的体积为200 mL,则该溶液中C(OH-)最接近的数值为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 Δ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二氧化硫的转化率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 ℃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10 min~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 B.缩小容器体积 |
C.降低温度 |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
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 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 -1。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mol·L-1,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___1.0 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下列反应:2A(g)+B(g)3C(g) + D(s),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1。
(1)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2)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 mol·L-1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4 mol A+2 mol B
B.3 mol C+1 mol D
C.2 mol A+1 mol B+1 mol D
(3)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开始,按不同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1.2 mol·L-1,则C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向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H3和O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如下反应:4NH3+5O24NO+6H2O(g)。
(1)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2 min后该反应的ΔH-TΔS=0,此时该反应达到__________________状态,NH3为2 mol,NH3的转化率为20%。以NO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O2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2)在达到平衡后,充入相当于原组成气体1倍的惰性气体。如果容器的体积不变,平衡______________移动。
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1 mol N 和3 mol H 生成1 mol NH3(g)是_______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
(2)N2(g)+
H2(g)====NH3(g) ΔH=_________________。
(3)N2(g)和H2(g)生成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