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及某郊区土地利用图”。该城市位于116°E,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5°26′。据此回答问题。

该城市计划在①②③④处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①处建机修厂 B.②处建水泥厂
C.③处建电视机厂 D.④处建化工厂

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加工工业
②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地区发展粮棉基地
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图,回答1~2题。

一般年份,影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A.a热量 b光照 c伏旱 d洪涝
B.a水分 b春旱 c伏旱 d洪涝
C.a热量 b春旱 c伏旱 d台风
D.a水分 b盐碱 c光照 d台风

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a棉花 b冬小麦 c油菜 d甘蔗
B.a甜菜 b春小麦 c水稻 d水稻
C.a亚麻 b棉花 c油菜 d甘蔗
D.a春小麦 b冬小麦 c橡胶 d水稻

读气温降水玫瑰图,回答:

关于甲、乙两种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乙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
C.甲种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乙种气候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甲、乙两种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1~4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 D.水利建设不同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除自然带的三种分布规律外,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判断下列分布属于非地带现象的是()

A.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 B.长白山的温带针阔混交林
C.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 D.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①② B.④⑤⑧ C.②④ D.③⑥⑦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