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 期, 族,Y的最高正价为 。
(2)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
H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电负性 |
2.1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元素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K |
电负性 |
0.9 |
1.2 |
1.5 |
1.7 |
2.1 |
2.3 |
3.0 |
0.8 |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上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X<__________。
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 (6分)碳族元素包括C、Si、Cu、Sn、Pb。
(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结合在一起。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120°(填“>”“<”或“=”)
(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每个Ba2+与个O2-配位。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比较与周期数(n)和族序数(A)有如下经验公式:K="A/n" (K为A与n的比值)。请选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A.两性金属B.金属 C.非金属 D.稀有气体
(1)当n一定时,K值越大,则元素的_________性越强。
(2)当A一定时,K值越小,则元素的________性越强。
(3)当K=0,则该元素系_________元素;
当K=l时,则该元素系_________元素(n≠1);
当K<1时,则该元素系_________元素。
(每空1分,共6分)在下列物质中:NaOH、Na2S、(NH4)2S、Na2O2、C2H2、SiC晶体。
⑴ 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
⑵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⑶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晶体是;
⑷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⑸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⑹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原子晶体是。
(10分)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Y、Z可分别与X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
①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杂化轨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________;
(2)X的氧化物与Y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
(3)Y与Z比较,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4)W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向黄色的FeCl3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
(1)该反应类型属于。(填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①所得Fe3+和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血红色。该配合物离子的化学式是,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发生反应的产物中含该离子的配合物化学式是。
②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3)向上述血红色溶液中继续加入浓KSCN溶液,溶液血红色加深,这是由于(单选)。
A.与Fe3+配合的SCN-数目增多 B.血红色离子的数目增多 C.血红色离子的浓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