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阅读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张籍《酬朱庆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两题。(6分,每小题3分)
近试上张水部酬 朱 庆 余
(唐)朱庆余(唐)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床余平日深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送 友 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并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
。有人评价这首《送友人》“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请任选诗的第三句或第四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有哪些“曲折”变化。
答: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试分析“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的传神之处。
赏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的炼字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看山家,野鹿晓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本曲一、二句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说说好在何处。
(2)从曲中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汪 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张世南《游宦年纪闻》说:“此诗一出,为诗社诸公所称。”可见其表现力。请赏析诗中“笑”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