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
B.摘下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元素 |
C.实验室制取肥皂: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
D.在氯化钴溶液中,四氯合钴(Ⅱ)离子与六水合钴(Ⅱ)离子存在着平衡,将溶液稀释时,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
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 2C(焦炭)+O2(空气)=2CO;② Fe2O3+3CO=2Fe+3CO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其主要原因是
A.CO过量 |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 D.CO与Fe2O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
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苯及同系物的一种重要来源 |
B.煤的干馏过程只有化学变化 |
C.煤是由多种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
D.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
下列最简式中,不需要知道对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确定其分子式的是
A.C3H4 | B.CH | C.CH2 | D.C2H5O |
我们所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氨基酸 | B.蛋白质 | C.油脂 | D.糖 |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C |
为确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 |
取少量待检固体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1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