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曲线上的点 |
种群大小 |
(K-N)/K |
种群的增长量 |
| S1 |
20 |
0.90 |
18 |
| S2 |
50 |
0.75 |
38 |
| S3 |
100 |
0.50 |
50 |
| S4 |
150 |
0.25 |
38 |
| S5 |
180 |
0.10 |
18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S5点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将不会再增加
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
| B.原核细胞 |
| C.动物细胞 |
| D.植物细胞 |
基因型为AaBbDdEe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数是()
| A.2 | B.4 | C.8 | D.16 |
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人工选择 | B.适者生存 | C.用进废退 | D.定向变异 |
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错误的是()
|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
|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
|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
|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
| A.细胞学说 | B.分离定律 | C.进化学说 | D.中心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