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使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 倾斜度 |
木块重量 G/N |
斜面高度 h/m |
沿斜面 拉力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斜面的 机械效率 |
较缓 |
4 |
0.1 |
1.2 |
1 |
0.4 |
1.2 |
33.3% |
较陡 |
4 |
0.2 |
1.6 |
1 |
0.8 |
1.6 |
50% |
最陡 |
4 |
0.4 |
|
1 |
|
2.5 |
|
(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 N;做的有用功为 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越长。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却不同,这说明弹簧的伸长还与弹簧本身有关,可用刚性系数来表示,刚性系数大的弹簧不容易被拉伸。为了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与下列因素的关系,通过实验取得如下数据(其中:S为金属丝横截面积,n为弹簧匝数,r为弹簧半径,A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请回答:
(1)比较组数据可得弹簧刚性系数与弹簧匝数的关系。
(2)如果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钢丝做成匝数和半径相同的弹簧,都用1ON的力拉伸时,用丝做成的弹簧变得更长。
组号 |
材料 |
S/m2 |
n |
r/m |
A/(N·m-1) |
1 |
铜 |
3x10-6 |
100 |
1x10-2 |
90 |
2 |
钢 |
3x10-6 |
100 |
1x10-2 |
180 |
3 |
铜 |
3x10-6 |
100 |
1x10-2 |
360 |
4 |
钢 |
3x10-6 |
200 |
1x10-2 |
90 |
5 |
![]() |
(3)为完成整个探究还需增加一组实验(与第4组形成对照),把数据填在第5组表格内。(在答卷上作答)
在探究灯泡的亮暗程度由什么因素决定时,小军取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 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 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电路实验。
(1)根据实物连接画出电路图。
(2)移动滑片P,使L1发光,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见表一(+越多表示越亮,下同)。用L2替换L1重复实验时,需改变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填字母),结果见表二。
(3)结合表一、表二数据可得出结论:。
请你用:细线、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烧杯、盐水、水(密度为ρ0)、小石头等给定的器材,测定盐水的密度。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盐水的密度ρ=
某兴趣小组利用甲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多个电学实验,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且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除了保护电表即保护电路以外,在不同的实验中作用各不相同。
(1)第一小组的同学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们在A、B间接入待测电阻Rx,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中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第二小组的同学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们将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在A.B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电流表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Ω的滑动变阻器。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度量法”、“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木板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进行观察。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