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大国历史发展呈现出道路选择、严重对峙与相互合作等多种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道路选择 依据下列表述,写出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描述一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二1933年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了改造。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重对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了称霸世界,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即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同时发动局部战争,造成了世界长期的动荡与不安。
(3)相互合作 纵观20世纪中期以来的大国关系,合作是主流。
时间 |
事件 |
1945年 |
美、英、苏、中等国创立_______________ |
1979年 |
中美建交 |
2001年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表格中,美、英、苏、中等国创立的国际组织是 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这一组织中的合法席位。
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每空一分,共6分)
运河两端:A(地名)B(地名)
运河四段:CDEF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此河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公里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请从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学习了宋朝历史,一位学生回到家就给爸爸、妈妈讲学到的知识。他说,宋朝经济发达,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粮仓,棉纺业从南向北逐渐发展。
这位同学的描述对吗?请说明理由。
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列宁认为,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曾长秋、王千慧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苏俄在1921年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4)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三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和军事应用等领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华书局版)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请各举一项相关发明。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领域?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什么社会?
(4)综上所述,三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答出一点即可)
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以下四幅图片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风雨历程中的重大事件。让我们以图片为线索一起来回顾那段光辉的岁月吧!
图1图2图3图4
探究一: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结合图1写出中共一大在哪里召开?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意义?
图2是《长征路线图》。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
(2)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哪里胜利会师?
探究三:图3再现的是开国大典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获得了新生。
(1)开国大典举行的具体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2)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探究四:图4记录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复兴之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感悟:通过上述探究,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年风雨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