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节选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弗敢也                    (2)臣之妻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何焉时时而 B.小大狱面刺寡人过者
C.何战皆美于徐公 D.皆于齐于是入见威王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从写法来看,甲、乙两文都对人物运用             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甲文中曹刿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意识到要想以弱胜强,须取信于民;乙文中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结合课文说说齐威王与鲁庄公有什么共同的优点?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自谓可十万(率领、带领) B.有土寇(聚会、会合)
C.人为鱼(几乎) D.沟洫成(刚刚)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自练乡兵与角域民不以封疆
B.几所擒士卒多用者
C.使试一村子墨子闻之,起
D.如日千百遍,惟此六字非独贤者有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②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在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顺。
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原因是不能归零。长安集团的总裁,在接受“东方之子”的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它曾经的成功。因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前进,螺旋上升,周期性变化。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主管养鸟之事)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谏杀烛邹》)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吾妻之美我者美我:
(2)臣之妻臣私: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文中晏子想救烛邹,却先列数其罪,并“请杀之”。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甲】文第二段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邹忌、晏子进谏说理时,在方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早慧儿》
季直早慧,愍(mǐn)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子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
(注释:愍祖:陶季直的祖父,宋时任广州刺史。函:封。)
解释加方框词语
季直时甫四岁()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季 直 曰 若 有 赐 当 先 父 伯 不 应 度 及 子 孙 是 故 不 取。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愍祖益奇之。
季直的“早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其诗以养父母、族为意() (2)自是指物作诗立()
(3)稍稍宾客其父() (4)邑人之(  )
本文一开头用一句话9个字交代了主人公四个方面的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
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
①忽啼求之(  )    ②借旁近与之(  )
③秀才观之(  )    ④余闻之(   )
翻译下列文言短句: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选文主要记叙了方仲永哪三个阶段的故事?(用文中原句回答)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