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早慧儿》
季直早慧,愍(mǐn)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子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
(注释:愍祖:陶季直的祖父,宋时任广州刺史。函:封。)
解释加方框词语
季直时甫四岁(           )         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             )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季 直 曰 若 有 赐 当 先 父 伯 不 应 度 及 子 孙 是 故 不 取。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愍祖益奇之。                                                                                       
季直的“早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6分)
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
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以彰其咎
C.问其简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人不知而不愠

.文意理解。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古诗文阅读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3-5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以天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5—8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录毕,走送之走:走路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用手   
C.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 ,穿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无从致书以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  
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  
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1)臣之妻私臣()(2)皆以美于徐公()
(3)王之蔽甚矣()(4)面刺寡人之过者()
.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各划一处)
(1)今齐地方千里(2)上书谏寡人者
.翻译。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结合选文思考,齐威五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