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2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加线的词。(8分)
(1)不敢稍逾约 ( )
(2)益慕圣贤之道 ( )
(3)四支僵劲不能动( )
(4)腰白玉之环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启示?(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查。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曾不若孀妻弱子。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3)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D.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最交融。
(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隆虑公主①子昭平君尚②武帝女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③赎死罪,上许之。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④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因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诛之。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东方朔前赞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⑤,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⑥所难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上初怒朔,既而是之,以朔为中郎。
(选自《资治通鉴卷四》,有删改)
【注】①隆虑公主:汉武帝的妹妹。②尚:专指娶公主为妻。③豫:事先。④弟,妹妹,指隆虑公主。⑤雠:chóu,仇敌。⑥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死,以属我 |
属: |
“ |
又下负万民 |
负: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初怒朔,既而是之,以朔为中郎。
(3)请简要概括文中汉武帝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射 |
善:擅长 |
B.公亦以此自矜 |
矜:矜持 |
C.尔安敢轻吾射 |
安:怎么 |
D.康肃笑而遣之 |
遣:打发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尝射于家圃 |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其真无马邪(《马说》) |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
D.以钱覆其口 |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睨之”“但微颔之”,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不屑一顾,陈尧咨因此不满。
B.“取”“置”“覆”“酌”等一系列动词,写出卖油翁倒油动作一气呵成,非常娴熟。
C.传神的对话描写是突出的写作特色之一,文章通过对话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D.在作者笔下,陈尧咨傲慢不逊,卖油翁内敛沉稳,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特征鲜明。
文言文阅读。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邀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①鬻(yù),卖。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三十年不辍 |
辍:收拾 |
B.众人异之 |
异:认为……奇怪 |
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 |
假:借 |
D.凡有欲染皂者 |
皂:黑色 |
(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 |
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鱼我所欲也》) |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出师表》) |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C.子瞻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大笑起来。
D.友正、子瞻二人每饮一巡酒,就展开纸张,进行书法创作,酒喝完了,纸也用完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将尉,召令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皆从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尉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陈胜乃入据陈。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①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②,自为树党③,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④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⑤,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⑥,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七)
【注释】①张耳、陈馀:魏国名士,秦灭魏后改名换姓逃到陈地。②立六国后:扶持六国国君的后裔。③树党:培植党羽。④与:跟随,朕合。⑤交兵:军队交锋。⑥亡而得立:灭亡后得到复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发闾左戍渔阳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③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为坛而盟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
B.①死则举大名耳 |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C.①据咸阳,以令诸侯 |
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D.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
(5)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张耳、陈馀所说的“帝业成”条件的一组是
①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
②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③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④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⑤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
⑥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