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读李翱文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 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亦善谕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呜呼,使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注:①韩,即上文的“韩侍郎”,韩愈曾官吏部仕郎。
②韩愈曾作《感二鸟赋》。求仕不得的韩愈,在归乡途中,见有人笼白乌、白鹆西行送给天子,韩愈深有感触,联想到自己饱读诗书、身怀抱负,却不得名于荐书,而这两只鸟只不过有华丽的羽毛,反得如此光耀,感物伤生,心中极为苦涩。
③神尧:唐代对唐高祖李渊的尊称。
④脱:倘若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中庸》之义尔疏:说明,注释
B.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通“俊”,才智出众的人
C.又神尧以一旅取天下怪:责怪
D.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远贱: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作可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B.推是心,使光荣饱某所,母立于兹
C.视予心不然兮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D.可叹夫师道之不传久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写《读李翱文》,实际上是借李翱文表达自己的忧时之心,由李翱所处的时代联系到北宋当时的现状。
B.所谓读李翱文,主要是读李翱的《幽怀赋》,先写对李翱《复性论》《与韩侍郎荐贤书》的看法是为了突出《幽怀赋》的不俗。
C.文中将李翱与韩愈加以比较,主要目的是为了批评韩愈没有忧国忧民之正义心。
D.文末作者愤慨地说“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2)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成人:完人,德才兼备的人知:聪明。 艺:多才多艺文:文饰,修饰。
以:用。何必:何,哪里;必,一定。要(yāo):同“约”,约定。 为:称作,算是。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