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日:“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
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日: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①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
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才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
【注】①帑:收藏钱财的府库。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尤:责怪 |
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勖:勉励 |
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期:约定 |
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寝:搁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 )
A.①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 ②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 |
B.①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②日又暮,何暇别作奏! |
C.①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②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 |
D.①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 ②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B.凌万顷之茫然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
(2)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
课内文言文翻译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邴原戒酒
邴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选自《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
[注释]①邴(bǐ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贶(kuàng):赐与。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会②耳
2.翻译:①单步负笈②但以荒思废业
3.“因见贶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因为看见赐与酒席;
②乘着给我饯行的机会;
③因为你们赐我钱;
④乘着这次最后的见面跟大家吃一顿。
4.理解:文章为什么在最后要强调“终日不醉”?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②笔也。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科头③****,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④,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 uò):握。③科头:不戴帽子。④拂然:甩动(袖子)的样子。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藉②索③虽④既⑤施
2.翻译:
①好游于酒
②周其乏
③一龌龊显者
3.上文“笔墨”是指
李西涯与程篁墩
阁老①李西涯、学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间各以神童举于京。方朝见,适直隶④贡蟹至焉。帝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蜘蛛满腹经纶。”后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程则终于学士,以文章名世。然偶尔一对,而终身事业见之也。
(选自明?郎瑛《七修类稿》)
[注释]①阁老:指文渊阁大学士。②学士:指翰林学士。③成化:明宪宗年号。④直隶:京城地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方②适③对④胄⑤名
2.翻译:
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
3.“文章”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
4.“经纶”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
它跟李西涯后来的官职有什么关系?
杨万里忧国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 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 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善②用事③属④恚⑤怏怏⑥遽⑦亟⑧社稷⑨言
2.翻译:
①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②皆其柄国之日也
③专权无上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一日,嘉定②王凤喈(jiē)语休宁③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
(选自清?姚鼐《惜抱轩集》)[注释]①余:本文作者清人姚鼐(nài)自称,他字姬传,是“桐城派”的杰出代表。②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③休宁:古县名,今浙江境内。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盛②焉③悚
2.翻译:
①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
②东原以见告
3.“多所舍弃,词其一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很多爱好都抛弃了,只有词没放弃;
②很多爱好抛弃了,词便是其中之一;
③很多爱好没放弃,词便是其中之一;
④很多爱好没放弃,只有词抛弃了。
4.理解:姚鼐感到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