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小题。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对这两支曲子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风”,这里指春天和煦的微风,此句形象地描绘了温馨可人的春日景象。 |
B.“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思相同。 |
C.“飞鸿”句,写一只鸿雁掠过天空,此一笔使整个画面连贯起来,并产生动感。 |
D.“白草”句中的“白”是白色的意思,与青山绿水直接组合,具有视觉美感。 |
对这两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曲的构思明显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并多处化用唐诗宋词的意境,组成一幅春天的绚丽图画。 |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
C.《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
D.《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请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岸帻
(宋)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诗歌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题。
枕上作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 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 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 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 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简析颔联第二句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