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①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岭:指五岭。作者当时调任潘州南巴,过此岭。②长沙傅: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1)从全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请以诗的第三联为例,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描写清溪风光的。
(2)在诗的结尾,你认为作者创设了一种怎样的境界?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有人评赏此词,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有两层意思,是哪两层意思呢?请试作简要分析。
(2) 结合你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说说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三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33年),白居易赴杭州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
答:
(2)诗人为什么认为这个夜晚是“可怜”?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的爱国诗词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
(1)史料记载诗人因为这首诗歌而“坐罪”,诗人自己也说过“却被梅花累十年”。试结合尾联作出简要分析。
(2)这首咏梅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