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
| 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 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
|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元素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
常温下,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SO2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B.BaSO4不溶于水和酸,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 |
| C.洒落在地上的汞可在其表面撒硫磺除去 |
| D.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A.碳 | B.硫 | C.钠 | D.氮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
| B.Y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 |
| C.W单质从液态变气态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 D.Z的单质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
甲、乙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或微粒,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物质或微粒能满足下列相互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乙为无色无味气体,则甲可能是CO32- |
| B.若甲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甲、乙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
| C.若甲、乙均为离子,甲、乙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
| D.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