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试举两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科技、体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集权巩固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中图示反应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三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
(2)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君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如下图,他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材料三: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二中反映两位高僧是哪个朝代的?材料二中的他指是谁?
(2)材料一诗中的“传道艺”主要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写出宋朝两个闻名于世的大商港。
(4)结合材料,了解唐宋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宋代政治呈现出一种什么特点 ?宋朝廷靠什么方式来稳定这一政治格局的?
(2)与两宋同时并存的政权有哪些?怎样看待它们之间的政权并存?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王强同学在学习上很善于动脑筋,学习了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下面它的历史笔记里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共16分)
【创新制度篇】
(1)隋朝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唐朝时哪几位皇帝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2)元朝的行省制度规定:在中央设,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3)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民族关系篇】
(5)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这则材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
(6)元末有人写到:“胡人有妇解汉音,汗女亦解调胡琴。” 这反映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融洽关系?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少数民族帝王篇】(7)

民族
人物

契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党项

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
女真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
蒙古族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生活习俗篇】
(8)物质生活:唐朝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北宋的肉食众多以为多。
(9)精神生活:请你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 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苏州、常州)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
请用一句话简洁说明你选择这一朝代的主要理由,否则本题不能得分。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
(4)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宋朝经济发展除材料反映的之外,在农业和手工业也有所体现,各举一例。
(6)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请你对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不要求作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