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四种Na2S2O3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硫酸的锥形瓶中,并加水稀释到50 mL,其中出现浑浊最快的是 ( )
A.20℃,20mL、3mol/L的Na2S2O3溶液 | B.10℃,10mL、4mol/L的Na2S2O3溶液 |
C.10℃,30mL、2mol/L的Na2S2O3溶液 | D.20℃,10mL、4mol/L的Na2S2O3溶液 |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NH4Cl加热有类似升华现象 |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
B |
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
用FeCl3溶液可以腐蚀Cu |
C |
水解程度:NaHCO3<Na2CO3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D |
HNO3具有不稳定性 |
浓HNO3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Q |
B.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
C.元素X与Y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强 |
D.元素Z、W、Q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和强碱溶液反应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
B.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 |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
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最可行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SO42-:试液![]() ![]() |
B.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 ![]() |
C.检验试液中的![]() ![]() ![]() |
D.检验试液中的CO32-:试液![]()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反应:3Na2O+3H2O+2Al3+=2Al(OH)3↓+6Na+ |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HCl:OH-+H+=+H2O |
C.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O22-+2H2O=4OH-+O2↑ |
D.H2SO4与Ba(OH)2混合:SO42-+Ba2++H++OH-=BaSO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