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议论文《好人是一种文化》,完成小题。(13分 )
有一座城市,市民们坚持进行爱心接力,人们默默地做好事且不留名。而且,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一坚持就是8年。8年中,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于是,形成一种好人文化——这座城市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
8年前,“张闻明”只是很少一些人。8年后,“张闻明”已从张家港移动通信公司一个小小团支部的默默奉献,扩展为整座城市的爱心接力,像一场接力赛,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今天,在“张闻明”的感召下,张家港已涌现出300多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这些平凡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于是,这座城市,就到处都是好人。
好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是一份爱心。弘扬好人文化,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张家港市委书记徐美健表示:“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正探索在社会转型期,在人们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多元多变新形势下,如何培育好人文化,使其成为社会风尚,让做好人成为一座城市的道德标杆。”好人多了,坏人自然就少了。这样,没有道德的人,没有素质的人,将会失去立锥之地。
一座城市文明与否,有没有亲和力,不在大厦是否盖得高,也不在马路是否修得宽,更不在标志性建筑是否光鲜,而在满城是否都是好人。做好人是一种价值取向。其实,只要付诸实践,就会发现,原来做好人并不难,甚至是举手之劳。关键是有一种好人氛围,关键是要有榜样引导,关键是坚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让善和美得到弘扬、得到好报的社会氛围,让多行善举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让“好人有好报”成为人们朴素的做人信仰,人们自愿选择做好人。
一个好人,影响着另一个人;一群好人,就会影响所有人。让好人身边的人,学好人,做好人,这个好人就不再是单枪匹马了。很多来自身边的感动,最有号召力、最有感染力、最有说服力。被好人感动的人,就会善心发现、良心发现,加入到爱心接力中,默默地跑好自己的那一棒。
用感动换行动,用爱心换真心,竟有这样神奇的接力力量!不是人们不想做好人,而是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好人伤心,让英雄流泪。美德不应只是一句漂亮口号,好人也不应常常遭人误解。这样,一座城市,一个社会,见义勇为的好人、助人为乐的好人、拾金不昧的好人、诚实守信的好人、奉献爱心的好人,才会满街满巷。于是,好人就会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成为一种做人的信仰,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好人有好报,源自民间。老人们总是这样教育后代,做人要行善积德。管子在《牧民》中说道:“四维不张(即礼、义、廉、耻),国家乃亡。”把“义”提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苏州大学社会管理学院教授方世南深有感触地说:“要让好人文化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必须建立好人成长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从而,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正确价值导向。”
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使一座城市逐渐形成争做好人的道德风尚。好人,应该得到社会尊敬,得到社会赞扬。对好人的尊敬和赞扬,是一种肯定,是一种提倡。大力弘扬好人文化,就会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可触可学的道德标杆,争做好人将成为一种时尚。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文章1、2段写张家港市爱心接力的故事,有何作用?
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积善行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劝导人们做人要积善行德的名言、俗语很多,请你再举一例。
当今社会,不少人感叹“好人难做”,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漫话神奇激光
莫铭成
激光素有神奇光之称。如今,你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激光就在我们身边:激光唱机的动听乐曲不断回荡在楼宇之间;激光影碟机悄然走进了千家万户;商场里商品贴的是激光防伪标志;激光照排则包揽了所有的报刊杂志。我们远隔千里就可以同亲人朋友通话,也是激光的功劳,因为光纤传送的正是激光。激光雕刻细致入微,精确无比,可在钢板、水晶等高强度材料上雕刻,广泛应用于工业打标、激光成型、礼品标牌等。
1960年5月15日,在休斯公司的一个研究室里,年轻的美国物理学家梅曼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实验。他的实验装置里有一根人造红宝石棒。突然,一束深红色的亮光从装置中射出,它的亮度是太阳表面的4倍!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光,科学家渴望多年而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光,它被命名为Laser,是英文“受激辐射光放大”的缩写,这就是激光。产生激光的装置被称为激光器。激光和激光器的问世,被称为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近年来,激光技术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如激光保鲜、激光育种、激光医疗、激光美容等等,已成为科技人员研究的热门领域。
过去,人们还在为常温下蔬菜保鲜绞尽脑汁,现在激光已经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蔬菜远距离运输,装运前用激光扫描一次就够了,途中十天八天仍新鲜如常。原理很简单,激光能量大时就抑制了蔬菜生长。反之,其能量适合它的生长条件即可催生,所以激光育种又推广开了。用激光照射种子能够引起作物的性状发生变异,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医疗方面,激光也崭露头角。如果你患了近视又不愿意戴眼镜,激光可以解除你的烦恼。用激光做眼科手术快捷又安全,激光束可以聚集到比针尖还小的范围内,丝毫不会损伤发病区以外的正常组织,而且手术的时间极短,大约不到千分之一秒。如果患了胃结石、胃息肉,以往要开刀,现在只需从口腔中插一根管子进胃,用激光将结石炸碎,将息肉烧掉,短期内即可痊愈。治疗肿瘤也是激光的拿手好戏。可以说,在众多医疗领域都有激光的杰作。
现代生活,人们越来越追求美,于是,激光美容应运而生。当有的人为脸上的疤痕、色斑而烦恼时,激光可以为你解忧。这种激光治疗系统利用皮肤中不同颜色的组织对激光波长的选择吸收的特点,在基本不破坏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对皮肤中的黑色素在极短的瞬间用极高峰值的脉冲激光进行照射,使之发生迅速的热膨胀和粉碎,最后由吞噬细胞运走并排出体外,疤痕和色斑就会慢慢消失。
可以说,激光是站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的新兴技术,也同时照亮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摘自《发明与创新》2009年第5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1)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危害——术后并发症。比如术前近视术后过矫成高度近视;或术前无散光,术后成为高度散光等等,如果手术致患者存留的角膜又太薄,则无法采用再次手术予以补救。
(2)激光打印机危害与吸烟旗鼓相当,严重可致癌。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空气质量与健康实验室(ILAQH)科学家们的测试结果显示,部分激光打印机所释放出的有害微粒与吸烟释放出的有害微粒旗鼓相当,吸入后严重情况下可以致癌。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介绍了其和两个特点。
请指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回答其作用。
句子“激光和激光器的问世,被称为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中的“之一”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就新兴的激光技术应用生活带来的利和弊说说你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
阅读《酸碱食品与健康》,完成小题。
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 ,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阅读第②段,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为什么酸味极强的柠檬是“碱性食品”。
(1)
(2)
(3)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前后内容连贯。
第⑥段横线处应填写的一句话是: 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对你理解本文有帮助,说说这则材料对你理解本文的帮助是
什么。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阅读记叙文《幸福的香气》,完成小题。
幸福的香气
益名
记得小时候一个人偷偷躲着喝汽水,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时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更幸福的事了吧”时,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盛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清脆的铃人每次他走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斯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候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也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责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从前,我在山间、城市穿梭做报道访问的时候,常常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坐在夜市喝米酒配猪头肉的人们,他感受别的幸福往往不逊于坐在大饭店里喝XO的富豪。蹲在寺庙门口喝2O元一斤粗茶的农夫,他得到的快乐也不逊于喝几百上千元一斤的昂贵的龙井茶的人。
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由于世界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但也由于世界的相对性,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景况中,都还有遭遇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
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请概括本文的主旨。
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谈谈你对文章划线句子的理解。
作者开头叙述自己小时候喝汽水的事,好像与本文关系不大,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你对幸福的感受是怎样的?请以“有时幸福来自于”为开头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有时幸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幸福来自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天24小时的常识,可能在未来被改变。日前,天文学家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未来一天可能变成25小时。
(一)地球自转变慢了
在大约5.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速度超过今天,但其绕太阳旋转的速度却一直很稳定。在那一时期,地球上的小时数同现在一样,但是天数比现在多出几十天。达到420天。对此,英国达勒姆大学天文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森称,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地球自转速度一直在减慢。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他对过去2700年数百次日食及月食资料的分析。
5.3亿年前,地球每天有2l小时,而到了1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每天则变成了23小时。通过研究珊瑚泥灰质沉积物,珊瑚似乎起到"日历表"的作用。科学家借此计算出两个春天之间的时间跨度。
5亿年前至3亿年前,地球自转速度迅速减慢。2亿年前至今,每隔5年,地球自转减1秒钟,直到变成了现在的1天24小时。假如再过120年,每天便会长1分钟。这样算下去,在遥远的将来,地球1天的时间变为25小时就有可能了。
(二)科学家说法不一
科学家们对地球自转速度变缓的原因,各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由于涨潮产生的摩擦力,因为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大陆分布有关。5亿年前至3亿年前,那时的大陆是沿赤道的方向排列,使涨潮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因而地球自转减慢得较迅速;2亿年前以后,大陆按照南北方向排列,涨潮产生的摩擦力相对减小,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就自然变缓了。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据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报道,月球引力造成海洋和地球深处产生永久波,使得地球似乎成了"摇动器"。地球好比一个不断转动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若要将旋转的速度降下来,这名运动员则必须将双臂伸展开来。这同样是地球一天在遥远的将来变成25小时的原因。
(三)人类寿命受到影响
如果几亿年后的地球还适合人类居住,一天25小时的日子将会变成什么样?首先,对于爱睡懒觉的人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还有那些现在整天忙碌的人,也可以从多出的一小时里,安排更多的工作或休闲、娱乐。
但同时,多出1小时也有弊病。因为一天25小时,将意味着身体每天要比原来多耗掉1小时的生命。这对人类的寿命会不会有影响还有待科学的研究。请从语言上对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作用进行分析。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选文划线句子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选文第三部分的内容能否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调换?为什么?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父亲神色很①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②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C.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中加点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
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________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